1937年12月13日,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了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,30万生灵惨遭杀戮,幸存人数仅200余人,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。从1994年开始,江苏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,包括撞和平钟、敬献花圈等等,但是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层面。
2014年2月27日,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,将每年的12月13日,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决议的通过,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。国家公祭日的设立,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、捍卫人类尊严、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。
2014年12月13日,国家举行了首个公祭日,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,南京全城默哀。
不堪回首,屠城岁月!2016年12月13日,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上午10时许,当刺耳的警报声划破长空再次响起,深深的触痛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。我们回望79年前的寒冬,当时的南京城,硝烟弥漫,城池沦陷,同胞被屠,血流成河,泱泱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时竟无力挣扎和反抗,面对侵略者的屠刀只能任人宰割。贫穷落后,国人麻木,人心不齐……是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,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、疾病、社会冲突,让近代中国受尽欺凌,国破家亡,经济萧条,民不聊生,发展滞后。
“昭昭前事,惕惕后人。”一切苦难史都是当代史,都是复兴的序幕。我们不能忘记那场血雨腥风的屠戮,给中华民族造成的难以抚平的伤痛。那段伤痛不但不会击垮我们,反而将会更加激励我们,在任何挫折和苦难面前要愈加的顽强和勇敢。现如今,曾经遭受无数磨难的中华民族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日益强盛起来。落后挨打,任人宰割的悲剧,已经永远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我们虽然没有处在那个共患难、同甘苦的时代,更没有遭受惨绝人寰的伤害,但是,我们更应该警醒地认识到“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看不到未来的”。西方霸权和周边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,对我国的侵扰和蠢蠢欲动的威胁始终存在。我们要居安思危,不能掉以轻心,只有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,同心协力,大力发展经济,建设强大国防,才能拒危难于国境之外。
“永矢弗谖,祈愿和平。”历史的车辙留下的印记告诉我们,只有富强,才能不受欺辱,只有团结一致,才能共度难关。过去的伤痛,历史自会给予公平、公正的评判,但是并不表示,我们将忘记那段历史,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。国行公祭,祀我殇胞,并不是要人民与谁为敌,激起仇恨。而是要告诫世界,中华民族和人民是热爱和平、崇尚和平的,在未来的征程中,将会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,在维护和平、珍爱和平的道路上并肩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