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 欢迎登陆日博体育!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文化园地  

【民警原创】如米苔花亦盛开

发布时间:2018-02-2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

   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这首200多年前的小诗《苔》,在央视《经典咏流传》节目重新谱曲演唱后,一时火遍朋友圈,爆红网络,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。

    这首诗表达了微小的青苔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,也有着自己的青春,即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,也像牡丹花一样开放。读到这首诗时,我们内心会感为之一振,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敲击在内心最深处,这份力量与我们的生命契合,带给我们生命的自信与张力。

    这首诗其实并非沉寂,它一出世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,屡屡被收入儿童启蒙读本。但是,通过贵州石门坎支教老师梁俊的重新谱曲,山区的孩子进行演绎后,诗歌的感染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扩大,在此情此景下,诗歌的教育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,因此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震动。“我要告诉孩子们,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,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,不要小看了自己。”梁老师的话不仅说给大山里那些孩子们,对我们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是一种启示和力量。

    从某种意义上讲,《苔》这首小诗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,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家国情怀,传递着“普通人也要做好自己”这样的一种朴素的精神。苔一样的生命处处都是,不自卑,不埋怨,自生自灭,自得其乐,可以像牡丹一样开放,却并不在乎是否像牡丹一样被赏识。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株小小的苔,曾经也微弱无光,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默默生长,但即使最不起眼的生命,也蕴涵着生命的美好与鲜活。在无法选择环境时,选择了生长,在无法选择出生时,选择了姿态,在贫瘠中活出了尊严和高贵。

    读起这首诗,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位同学,他也是如苔一样的生命,却开成了美丽绽放的牡丹。他从小就失去父亲,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,借钱供他上学,考入大学后,他的母亲因过度劳累而病倒,他便带着母亲上学,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,每天除了上课便是打工赚钱,照顾母亲,我从未见过他像其他同学那样四处郊游,也不像有些同学那样开始浪漫的大学爱情,他只是一个人在自修室读书学习,默默生长,不问西东。学习成绩一直都是最好的,而他的饮食和穿着却是最差的,或许这些他从来不在乎,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成长,遵循着自己的节奏,他知道自己是谁,更懂得自己该做什么,他就像生长在阴暗处的苔,闪烁着一种独特的光,那是一种自我肯定,自我成长的光。

    最后这位同学一口气读完了博士,并在上海开了自己的公司,做的风生水起。这个曾经微小的苔并没有自暴自弃,而是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”,把自己活成了盛开了牡丹。多年后,我们再见到他时,他云淡风轻地说着自己的曾经,也形容自己如苔一般,见不到阳光,唯有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长,即使是卑贱的生命也尊贵地去生活。

    我们每个人都生长在不同的土壤中,有人含着金汤匙出生,有人却生而贫瘠,或许这一切只是外在条件,却无法改变一颗愿意生长的心。

    是的,生命可以将我们置身在阴暗处,但我们也可以活出万道巨光,这是生命的力量,也是给生命最好的答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岱岳分局 民警)

【字体:
上一篇:
下一篇:

Copyright 2015 泰安公安民生警务平台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主办:泰安市公安局 鲁ICP备09000850
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777号网站管理员入口】网站浏览量: